交通方式:台鐵區間車鶯歌站

日治時期的第一代火車站在鶯歌分駐所那邊,1918年因發生鶯歌列車溜逸事故(官方又稱鶯歌石事件)而改線:

日治初期鶯歌一帶路線(西湖街至東鶯里間係平行今中山路)需由盆地爬升至台地,是途中坡度較大處。大正七年(1918年)621日晚間,自台北站18:50發車之南下列車,於鶯歌往桃園途中,因車廂連結器斷裂而分離,沿路線坡度下滑,造成13人於事故中死亡,輕重傷百餘人。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將將路線改為「盤山展線」,以繞路方式減緩坡度,原經今中山路的路線,改沿文化路、中正二路、八德路通往桃園,也是目前台鐵的路線。1922年,路線改建工事完成,鶯歌車站亦於該年516日遷至現址。地方仕紳在中正二路之「萬善堂(大墓公)」設置石碑紀念。堂內安奉鐵道改築工程中,沿線無主先人之枯骨。

鶯歌火車站.jpg

 

 

鶯歌是台灣陶瓷發展最早的地區之一。鶯歌陶業肇始於1804(嘉慶9),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吳鞍渡海來台,在兔子坑(今桃園縣龜山鄉)從事陶業生產。後來因為械鬥轉移至尖山。尖山在現在的尖山埔街一帶。早期的陶瓷窯爐往往需要建在山坡上,順著山勢築窯。現在的尖山埔街一帶原為一丘陵地形,很適合於早期蛇窯的建築。加上當地土質很適合製作陶器,所以吸引了業者到那裡設置窯場。從此以後,鶯歌的陶業就從尖山開始發展起來,而尖山埔街也就成了鶯歌著名的陶瓷老街。

 

烘爐窯》:文化路21340

建物屬性:歷史建築

位於213巷的烘爐窯為一四角窯,日治期間引入的四角窯,對鶯歌製陶技術產生決定性影響,業者捨棄柴燒的蛇窯,改採煤燒的四角窯,製成磚瓦及質感較為細緻的陶瓷器具,但由於四角窯會造成的空氣污染,讓早年鶯歌成為天空灰暗的「黑都」。四角窯雖然火力均勻,但為加強抽氣的結果,導致四角窯煙囪又大又長,甚至還有一窯二煙囪情形。爾後,隨著隧道窯與電窯問世,加上政府禁燃燒生煤,舊式窯爐紛紛被淘汰,煙囪陸續遭到拆除,污染鶯歌空氣最劇的四角窯也幾乎拆除殆盡。目前只剩中正一路與文化路口附近的「合興窯」有保留四角窯煙囪(目前登錄為歷史建築)

 

這是一棟少見同時使用黑磚瓦、紅磚瓦的建築,完整結合當時鶯歌所生產的建材種類。黑、紅雙色交錯,瓦片與磚堆砌在牆面的工法,正是烘爐窯獨具風采的魅力之處。

IMG_4683.JPG

 

老窯場內早期製作陶器具留存,屋內有古老土窯,外牆有早期瓦片與土角厝結構,二樓有留有早期的女兒牆構造, 但殘破不堪,目前有圍籬正在修復中

IMG_4684.JPG

 

新北市鶯歌古鐘樓公園(公二公園)

地址: 新北市鶯歌區文化路3253(鶯歌福德宮巷內走到底)

古鐘樓原來被稱為「打鐘樓」,是日治時代做為派出所通知地方火警之用,二戰末期也做為放送防空警報用途。然當地方上專業的救火隊成立後鐘樓作用消失,成了見證歷史的記憶。這座日治時代警察用來通報火警、空襲用的鐘樓因鶯歌派出所遷移而荒廢,2019年新北市政府改建為兒童公園。

IMG_4689.JPG

 

汪洋居

地址:新北市文化路275~279

建物屬性:直轄市定古蹟

建於日治時期,是文化路上碩果僅存二層的西式洋樓,2006年指定為古蹟。磚牆建造手法及巴洛克式裝飾具藝術價值。

鶯歌和對岸的三峽,同處於大漢溪中游。藉水利之便,此地豐富的茶、米等物產,可以順水而下,赴臺北轉運販售,加之清末至日治初期縱貫鐵路開通,更進一步掌握此優勢,許多商家在這種情況下順勢而起,帶動地方的經濟發展,余海怣 (音同尤) 家族就是其中之一。余氏家族源自大陸泉州,乾隆中業時期入墾鶯歌,在大正五年間(1916年)轉型為經營米業的盤商,並在昭和三年(1928年)擔任鶯歌庄協議會第五屆的庄協議會員,擁有參與政治的權利。為經營事業,於大正七年(1918年)在文化路上建起了連棟三開間店面的大型街屋,以及鄰近的一間碾米廠,並以余海怣名中的「海」字為根據,取名「汪洋居」。此時,余家已成鶯歌地區的主要望族。至今目前碾米廠已拆除,三開間的店屋指定為市定古蹟。

外觀特徵:汪洋居為紅磚牌樓厝,格局共分為三開間兩層樓, 山牆為半圓形(台北三井倉庫也是半圓形山牆),中間有一匾額,商號「汪洋居」便置其中,半圓形山牆上亦有著瓜與藤蔓等西式建築裝飾語彙,且不對稱的呈現在此山牆面上,以南瓜象徵多子,藤蔓象徵連綿不絕。山尖飾上立有葫蘆,左右兩邊女兒牆以紅磚疊砌成鏤空欄杆,為「壽」字圖案。

 

汪洋居的女兒牆四根柱子上有四個甕形裝飾,上面還裝了避雷針

IMG_4696.JPG

在空間利用部分,室內空間中第一進原作為店舖使用。並設有天井為界,劃分前、後部分,二樓則為昔日余家人的居住空間,原共有三間臥房、神明廳、客廳等設施,樓板面是木板, 建築物因屋頂滲漏及缺乏管理維護,導致木構件已經嚴重劣化 

 

成發居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文化路235

成發居是鶯歌鎮望族陳發之舊居, 取其諧音而為「成發居」, 為精緻的紅磚瓦厝。整幢建築由當時的著名師傅所精心設計,以拱門造型的亭仔腳是由清水紅磚砌成, 富有早期荷蘭建築風格, 番仔樓牌樓為特色, 女兒牆也相當具有特色。是五開間、四進的不對稱建築,地上鋪的台灣煉瓦株式會社所燒製的「TR磚」, 產自松山故稱「錫口磚」, 選用之建材十分考究,頗具參考價值。有近百年歷史的鶯歌「成發居」,雖被指定為「歷史建築」,但因房屋毀損嚴重、原持有人無意保留,成發居也在產權售出後遭拆除。僅保留騎樓部分,其餘改建為住宅大廈,由新北市文化局指導,進行拆解修復工作。部分原有的舊磚頭毀損嚴重,無法重新利用,除以新磚頭代替外,也使用同時期的舊磚頭。建商將亭仔腳騎樓保存並修復,形成古厝與大廈共存的現象。

成發居.jpg

 

福興宮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中正二路63

主祀福德正神,同祀手拉坯祖師羅明仙師等神祇

從製陶人家流傳已久的諺語「燒十窯破九窯」、「三日好天就演戲,三日落雨就借米」或許就可以窺探一二,早期製陶技術不比現在精良在過去充滿不確定性的製陶產業,尖山埔製陶人家的精神寄託,正是與老街相隔一條鐵道的福興宮,廟內主祀土地公,以及陪祀手拉坯的祖師爺──羅明先師。福興宮是鶯歌保存最完整的大型老廟宇建築,自1928年重建至今滿90年,堪稱是鶯歌最原味最老的「新建築」。用紅磚瓦砌成的福興宮,有著鄉間小廟的寧靜氣質,沒有華麗的雕塑、彩繪,更顯老廟的樸實。走進廟內,迎面看見的是面帶微笑,右手握拐杖,左手拿元寶的土地公,據說自清代就已經開始供奉,可是一尊具有百年歷史的土地公呢!穿過小拱門,來到廂房側殿,神龕上的神祇,正是鶯歌窯業所崇敬的祖師爺羅明先師。羅明先師相傳為古代製陶大師兄弟之一,兄長羅文擅長手擠坯(土條盤築法),羅明擅長手拉坯(轆轤成形法),算起來哥哥技術較厲害,不需要靠工具徒手就可以成形。過去鶯歌製陶以手拉坯技法為主,故窯廠老闆與師傅們共組羅明先師神明會,祈求平安順利。羅文生日農曆四月11,羅明生日農曆99許多窯場都要舉辦祭祀的禮儀,擲筊選出爐主,為下年度的慶典主辦人,並可獲得供奉先師在家中一年的殊榮。但隨著傳統習俗及產業式微,又缺乏合適的供奉地點,陶神像輾轉寄居在陶瓷博物館中。2020年在鶯歌同慶里長張素燕號召下,重新翻修福興宮,日前迎回陶神安座,庇佑每一位製陶人家。

IMG_4698.JPG

 

和成HCG的起家厝

和成HCG的起家厝就在福興宮旁邊,1931年邱和成先生創立「和成製陶部」,創立資本伍佰元,產銷花盆與水缸。

IMG_4703.JPG

除了有辦公室還有很大的陶瓷工廠

IMG_4704.JPG

 

鶯歌製陶產業已經超過兩百年,最早是清朝咸豐年間的大陸移民,遷移至鶯歌尖山埔一帶後以附近黏土為原料,用中國式轆轤成形法與蛇窯來製陶,生產水缸、陶甕等日用粗陶器,逐漸精緻化後,加以鶯歌陶瓷嘉年華等由政府大力推廣觀光的資源挹注,創造今日的鶯歌勝景。

IMG_4705.JPG

 

鶯歌老街陶館位於陶瓷老街中心點,有世界唯一報時噴煙大煙囪,時間一到就冒出濃濃的白煙。

IMG_4706.JPG

 

鶯歌國小舊校舍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尖山埔路106

建物屬性:歷史建築

鶯歌國小前身為1907年創立的三角湧公學校尖山分校,1911年獨立為尖山公學校,1968年才改為現今之「鶯歌國民小學」

鶯歌國小舊校舍早期有7棟建築,因時代變遷,遭拆除改為公有停車場,目前僅剩一處建物荒廢在國小校地內,原為教師宿舍。本建物落成於昭和13(1938),乃僅存之遺構,建物為日治時期磚木造建築,屋頂形式為寄棟造,窗台為鋼筋混凝土,屋頂為閩南式,基本格局完整,在鶯歌地區相當罕見。這房子因為沒有地基有下沉過所以看起來較矮。

IMG_4709.JPG

 

此處的窗台可見有鋼筋

IMG_4710.JPG

 

釘起來的這是通氣孔

IMG_4711.JPG

 

鶯園童窯

鶯歌地區的古窯煙囪,近年來一根根遭到拆除夷平,原本超過三百支的煙囪僅剩不到五根,保留古窯的聲音才逐漸浮現,中湖、鶯歌國小各自興建「炘窯」、「鳳凰窯」及「鶯園童窯」,在國小學校園裡保留素富質樸的古早柴燒技藝。幸好除了所剩不多的古窯外,陶博館內也興建二座供教學及柴燒示範的蛇窯、四角窯,讓遊客尚能追憶那個「坱坱膏膏」的年代。

IMG_4712.JPG

 

登窯的建置技術主要由日本引進,窯室一間一間相連,像階梯狀。是包仔窯和蛇窯結合的改良式窯盧。主要生產台灣式水缸、陶甕、酒甕等生活用陶。由數個倒U型窯室及一支煙囪互相連接構成的窯爐,日本人稱此種窯室為「登」,故名「登窯」。登窯是半連續式窯爐中的一種,其最大特色是窯裝作業、燒成作業以及出窯作業全部一齊進行,不但省時也省燃料,適合大量生產。

鶯歌國小仿登窯(目仔窯)形式興建的「鶯園童窯」,由於燃料問題尚未解決,目前只烤過地瓜。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和菓子咚咚 的頭像
    和菓子咚咚

    和菓子咚咚

    和菓子咚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