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捷運善導寺站2號出口開始今天的漫步幸町行程

幸町的大概範圍

日治時期的「幸町」為日本人居住區,範圍約今台北市濟南路、青島東路、徐州路、臨沂街附近;往北是「樺山町」,往南就是「東門町」。「幸町」當時多為灌溉水田與池塘,總督府在幸町設立了工業區,附近有兩個釀酒廠:高砂麥仔酒、第一酒廠,還有樟腦局、大紡織廠、樺山貨運站及工業學校。幸町內留存日治時代的建築有今教育部(中央研究所)、今濟南基督長老教會(幸町教會)、今立法院(台北第二高等女學校)、今立法院青島第二會館(七星郡役所)、開南商工(開南工業學校)、今成功中學(台北第二中學校)、今國立台北商業大學(台北商業學校)、今台大社會科學院舊址(台北高等商業學校)、幸安市場(幸町市場)、幸町職務官舍群等,今天漫步幸町要走訪其中幾個歷史建築,但文中的曹洞宗大本山台灣別院鐘樓和東和禪寺在日治時代是位在東門町而非幸町。

從捷運站沿著林森南路走到青島東路口,來到了立法院青島第二會館,日治時代為台北州七星郡役所

台北州七星郡役所

地址:青島東路10

此建築原為台北州七星郡役所,七星郡郡名來自轄內最高峰七星山。台北市七星郡管轄範圍很大,轄下有汐止街、士林街、北投庄、內湖庄、平溪庄及松山庄,其中平溪庄於1932年改隸基隆郡,松山庄於1938年併入台北市。

 

這棟建築物規模不大,完成於昭和2(1927)RC結構,中央雙層,兩翼單層呈“L”型,屋頂為平頂,建物粉刷為白色,正立面貼白色磁磚;主入口開一個大型圓拱門(都鐸王朝建築風格,一圈圈有聚焦效果,台師大也有類似的門),圓拱門上方三座尖拱窗,上置四葉草圓花窗,四葉草是歐洲建築常見的裝飾,這部分為整棟建築物最精雕細琢的部分。依老照片看右翼正面另有一側門,但可惜右翼已拆除改建大樓,現為衛福部疾病管制署。

七星郡轄內產業有煤礦、硫磺、米、茶葉、士林的臺灣製紙會社以及北投的北投窯業會社,所以七星郡役所算有錢的。今日七星已不再作為行政區之名,但士林仍有台北市七星農田水利會等組織。

這是日治時代的舊照片,可看到右翼的樣貌

七星郡役所3.png

這是現在的立法院青島第二會館,留意圓拱門及上方三座尖拱窗,還有四葉草圓花窗

IMG_3227.JPG

沿著林森南路繼續走來到開南商工

開南商工校史》:

1917年(日本大正六年),開南商工創校,稱「臺灣商工」,是一所官民合辦之「實業學校」。1930年代末期,為了配合日本時代的南進政策,增設「開南商業學校」與「開南工業學校」(「開南」兩字源自培養「開」發「南」洋的工商人才之意義)。國民政府遷台接收後,校長周延壽整合台灣商工、開南商業、開南工業成為「私立開南商工職業學校」。校址位於臺北市中心,為全臺第一所私立職業學校。2020413日,更名為「開南學校財團法人臺北市開南高級中等學校」暨附設專業群科。

傑出校友:老爺大酒店創辦人-林清波、中信金控董事長-顏文隆、 福華飯店創辦人廖欽福、義美食品創辦人高騰蛟、新東陽食品董事長,昇陽建設董事長麥寬成、華南銀行董事長高湯盤、自由時報創辦人林榮三、復盛集團董事長李後藤、台灣文學家龍瑛宗、王昶雄、臺灣第一位心理學博士蘇薌雨等。順益集團榮譽董事長林清富、郭元益食品董事長郭石吉、基勝集團劉宗信董事長、日立電機周煥璋及許明傳、明曜百貨董事長翁俊治。其中作家王昶雄即是畢業於台灣商工,再到日本大學文學系就讀,之後轉學齒科學校,曾創作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經典歌曲。

 

這是台灣商工創校時的校舍,相當雄偉

開南商工.jpg

台大舊藥學館

地址:徐州路2-5

類別:台北市歷史建築

台大舊藥學館館址原為台灣總督府醫學校實習醫院-日本赤十字社台灣支部的第六病房,後為帝大學生宿舍。1936年拆除重建為RC結構的二層樓房,一樓淺色面磚,二樓淺色洗石子,屋頂為日式黑瓦,作為藥理學教室使用,於1937年完工,為台北帝國大學最後一批完工的校舍。

2000年時台大舊藥學館因興建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暨醫學研究大樓,花費千萬從宜蘭請來移廟師傅,從四周環繞楓香樹的舊址用千斤頂將整棟建築向北滾動22公尺,而且轉向180度改變門的方向,創下台北市歷史建築搬遷首例。

IMG_3147.JPG

接著過林森南路馬路到對面

曹洞宗大本山台灣別院鐘樓

地址:林森南路85

東和禪寺原為日本曹洞宗台北別院,於1910年興建完成木構造本堂建築,但兩年後倒榻,1923年鋼筋混凝土造之大本堂重建完成。在,為吸引台灣人信徒,由台籍佈教師孫心源募款,另建『觀音禪堂』 供台灣人禮佛,1915年完工。次年並在此設立「台灣佛教中學林」,1922年與1935年分別新建完成L型之西式二層校舍,二戰後改名為泰北中學。

 

1945年台灣光復後台北別院為國民政府接收,觀音禪堂易名為『東和禪寺』 ,1950年代,禪寺部份建物包括大殿,受軍隊及民眾長期佔住遭到破壞毀損,且被違章建築所包圍。 1993年台北市政府拆除台北別院並規劃設立『台北市青少年育樂中心』,碩果僅存的殿堂,除鐘樓外僅剩下原觀音禪堂,即今日的禪寺。曹洞宗因此於1998年在台北縣石門鄉買地重建完成『曹洞宗台北別院』。

鐘樓是委託京都治做梵鐘,本鐘樓是結合山門之鐘樓門,一樓使用粗面石塊,闢拱門出入,有如城門。這原是日本桃山及江戶時期流行的建築風格,至二十世紀,形成近代和風建築。上層為鋼筋混凝土仿木造之近代和風樣式,屋頂形式在日本稱之為 「入母屋造」,即中國之歇山屋頂,舖日式黑瓦,脊頭置鬼瓦。鐘樓下方有圍起來因為擔心鐘掉下來有安全疑慮。

IMG_3148.JPG

 

東和禪寺觀音禪堂

由林森南路的「鐘樓」底下走入左轉踏著草地上的石階走會看到東和禪寺。庭園中兩旁立著四大天王石雕(風調雨順),中間為日式地藏菩薩石像。「東和禪寺」格局為三合院建築,建材有紅色磚牆、黑瓦屋頂、石磚地板等。山門與內部藻井皆有五七桐久我龍膽家紋、寺紋。東廂為「客堂」,西廂為「僧堂」,大殿與廂房間的拱門上分別寫著「談經」、「說法」,壁上鑲嵌著四塊建寺石碑,記載著建寺經過。

日式地藏菩薩石像

IMG_3223.JPG

左邊是五七桐花紋,豐臣家和現代日本國政府用的紋章,右邊是久我龍膽紋,曹洞宗大本山永平寺的標誌

IMG_3155.JPG

所謂五七之桐,乃是紋章上花苞數(下方為桐葉)左右各為五個,而中間的則有七個。順道一提的是「五七の桐」也是「日本國政府紋章」,是僅次於「菊の御紋」(菊之御紋)的紋章。在內閣總理大臣使用的相關物品上可見。 至於為何能使用如此高階的紋章,據聞乃是第九十六代後醍醐天皇賜予曹洞宗四祖瑩山禪師,嘉勉他對曹洞宗的貢獻。

五七桐紋.png

 

道元祖師在鎌倉幕府時代初期創立曹洞宗,道元祖師為內大臣久我通親之子,他在鎌倉武士波多野義重等人的贊助下,於一二四六年興建完成『永平寺』,道元在永平寺說法度眾, 因此永平寺的寺紋便使用道元祖師原本久我家的龍膽紋。

久我龍膽紋

九我龍膽紋.png

大殿「東和禪寺」匾額下方橫聯為梵文

IMG_3157.JPG

大殿龍柱、石柱上都刻著『大正四年』字樣,捐獻者以日本人士居多。

IMG_3156.JPG

IMG_3158.JPG

 

供奉神明除釋迦摩尼佛,觀世音菩薩外還有不動明王

IMG_3160.JPG

東門里福德宮

地址:林森南路61156

這是一座被大樓圍繞的小廟

日治時期當地為臺灣總督府宿舍區,有位日本人田川氏的宿舍後院種有一棵榕樹,供俸一顆上面寫著「福神」的石頭(日本有七福神信仰)1945年後田川氏返日後委請鄰居每逢朔望代為上香參拜於是福神就這樣被留存下來了。不久之後,福神的旁邊也加添了華人信仰的福德正神。後來有建商建築公寓祈求工程平安,受福德宮神明保佑的緣故,工程順利結束了。建築商為了答謝,他決定提供福德宮的建築建材,而有今日的東門里福德宮。

1996年,國有財產局開始清查公家機關地產,要求此土地公廟搬遷,引起老樹認養人劉兆琳、東門里長及地方人士等人陳請,經協調後,銀行同意把東門里福德宮廟舍所占的兩坪畸零地租與廟方管理委員會。2003年,臺灣銀行要將此地還給國有財產局,里長便趁此時買下廟地。2009年,國有財產局以「不當得利」的理由追討大約新台幣兩百萬元,東門里因經費依然不足,於是便尋求立委以讓土地公廟以綠化的名目來維持,臺北市政府文化資產保存法》以保護珍貴老樹的理由來保存廟宇的案例,東門里福德宮門口因此掛上「福德文創綠化公園」牌子。

2015928日晚上,原高20公尺的老榕樹受杜鵑颱風影響倒塌,幸賴廟身挺住主幹,廟雖毀但未傷及鄰屋,信眾深感神蹟赫赫倡議重建。

IMG_3162.JPG

「福神」石

IMG_3163.JPG

此為龍神,為日治時期留下來的碑

IMG_3165.JPG

福德榕遺址

 

IMG_3166.JPG

漫步幸町未完待續~

 

 

arrow
arrow

    珍瑪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