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北監獄圍牆遺址」

位置: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二段52號中華電信邊牆

創建年代:1910

臺北監獄的平面呈輻射形,此為十九世紀各國監獄的潮流,它的四周圍以高牆,所用石材大多取自一九一0年代拆除的臺北府城牆,主要為安山岩及唭哩岸石

羅福星、余清芳、羅俊、江定於台北監獄刑場執行死刑,這裡也關過許多知名人士,像是治警事件中的蔣渭水林幼春王敏川

1945619日清晨615,十四名被日軍俘虜的美國飛行員在台北刑務所以「轟炸平民」的罪名槍決,當時距離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僅剩五十七天。 2015年「台灣戰俘營紀念協會」於美軍遇害的監獄刑場北圍牆舊地舉行追悼儀式

圖片中前方有門的遺跡據說就是運送屍體的門

 

 

IMG_2913.JPG

「台北刑務所配置特色與空間功能」

分為構內與構外設施,構內設施分為六區:入口辦公區、女監、拘置監、懲役監、刑場及炊事間。

1、以中央監控區為核心,建築設計採用十八世紀末的賓州式設計,採取小間獨立監禁,依輻射形式配置狹長形中央走道式監舍,利於中央暸望塔管理,體現節約監控人力特色

2、狹長監舍末端串接環型配製的工場、倉庫,體現近代監獄強調職業技能勞動「教育刑」的矯正懲戒理念

3、東北角隅配置「隔離病舍」、西北角隅配置「醫療室」,並於工場區配置浴室,各監舍區皆規劃運動場,體現強化身體清潔、運動鍛鍊、病患隔離的公共衛生政策

4、1936年於懲役監舍區增建「大麻奉齋殿」神社,以之彰顯殖民政府的「皇民化」教化政策

5、全區配置消防栓、消防水池、防空矽坑、防空壕,顯示當時極為重視防火及防空的戰備設施

 

                     302709327_5790488087636245_1270083426100401139_n.jpg    IMG_2926.JPG

圍牆外為構外設施,包括官舍、浴池與農場等,主要提供當時監獄管理人的生活住宿空間

 

 

下圖為日治時期原臺北刑務所高階官舍,現為MAD by Le Kief餐廳

建築採竹編夾泥牆、真壁工法

img-1647599511-55612.jpg         IMG_2916.JPG

原為華光社區遺址,位在杭州南路金華街口,馬英九曾承諾要件台北的華爾街,但至今依然雜草叢生

IMG_2917.JPG

日治時期武德殿遺址

IMG_2918.JPG

杭州南路二段巷弄裡的「無二會所」,前身是郭台銘的私人招待會所 ,經過整修復健,重現老屋當年風華身采,現為採預約制的招待所

IMG_2919.JPG

原台北刑務所丁種官舍,修復後現為榕錦生活園區

IMG_2941.JPG

IMG_2942.JPG

地上保留當年的TR磚及屋瓦作為裝飾

IMG_2930.JPG

台灣總督府殖產局山林課錦町官舍

位置: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二段203巷28號

IMG_2937.JPG

今天散步的路線

錦町路線圖.pn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台北刑務所 錦町日式宿舍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和菓子咚咚 的頭像
    和菓子咚咚

    和菓子咚咚

    和菓子咚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