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交通:搭乘「中和新蘆線-迴龍線」至「臺北橋」步行文化南路→福德南路→正義南路86

出捷運站往正義南路方向走沿路會看到許多彩繪的牆壁

IMG_2958.JPG

 

 

「陳公去思碑」: 新北市三重區正義南路64巷19號

「去思碑」是指古代官吏卸任後,地方仕紳為了感念他為官的政績,往往會立碑加以紀念。「陳公去思碑」是目前北台灣最古老的去思碑,全文共169個字,內容詳記清乾隆時期都司陳大鵬的政績與軍民關係。陳大鵬任職臺灣北路淡水營都司(類似營長或更高一階),任滿後陞海壇右營遊擊,其屬下以去思感恩。

「陳公去思碑」,30多年前在三重的淡水河邊被6名學童發現,隨後被他們的書法老師朱振南運至石門老家收藏。由於古碑極具歷史意義,朱振南選在適當時機捐贈給三重區公所,讓古碑得以原地重建。

皇清:大清王朝

IMG_2960.JPG

空軍三重一村是二次大戰期間日軍興建的防砲陣地掩體,基地保存有日治時期構築的防砲陣地及地下甬道遺跡,民國43年陸續興建防砲司令部所屬眷舍,眷舍以防砲陣地為核心圍繞四周,後因眷村鄰近淡水河,常遭遇颱風、水患等天災毀損,經陸續改建,而形成今日所見樣貌。2006年登錄為歷史建築,原眷戶自2007年陸續搬遷至板橋健華新城,在地居民共同發起多起眷村保存營造運動,在公部門的支持下,成就了空軍三重一村進行全區保存。

IMG_3012.JPG

 

小時候常見的標語

IMG_2963.JPG

一開始只有一層樓,但因為三重常淹水所以向政府要求蓋一空間「避難」

IMG_2965.JPG

這間是當初原始的一層樓樣貌

IMG_2982.JPG

三棵榕樹下的遊客中心,榕樹彷彿彎腰說歡迎

IMG_3011.JPG

黑瓦白牆竹籬笆 ,眷村的特色

IMG_2968.JPG

一線天

「一線天」(窄巷)是眷村生活地景的一大特色。早期兩排對門相望的房舍,因應住家使用空間之需求,村民紛紛將前後院擴建使巷道縮減,而演變為如今背對背的樣貌。

IMG_2966.JPG

這是日治時期的砲座,日治時期防砲陣地共有六座高射炮,另外五門砲在向北方處,因為美軍飛機沿著淡水河低飛避過雷達,若蘆洲的砲陣地沒打到,三重的砲陣地就守第二線,地上的磚有台灣煉瓦TR磚字樣

IMG_2976.JPG

藝術家做的反光鏡,讓老兵可以投射自己的影像在中國大陸的地圖上,讓他們一解思鄉之苦

IMG_3003.JPG

甬道

日治時期日軍曾駐紮過三重一村,留下一座存放彈藥集作為掩體的地下甬道,裡面有走道和隔間,共有十個出入口,颱風大雨時總會淹水,也是村民們小時候玩耍、探險及躲避大人追打的秘密基地。甬道內四通八達可連接每座砲台

二戰時期曾有一台美軍偵察機在士林芝山岩被此地的高射砲打中,後墜落在今松山機場附近

甬道聲光體驗/ 平日 11:00、15:00 假日 11:00、14:00、15:00、16:00

 遊客服務中心開放當日現場報名,每場次前10分鐘請於遊客中心外集合,由工作人員帶領進出。

今天來的時候不巧甬道內有積水不開放,無法入內參觀

IMG_2978.JPG

凸起的平台下方即是甬道

IMG_3004.JPG

三重埔於日治時期種植計100公傾香花樹海,有清香的秀英、野香的茉莉、甜香的黃梔。日治時代的香水會社,專門收購三重地區種植的香花,直至昭和16年(西元1941年)仍生產香水供內需外銷使用,就位於戰後作為空軍三重一村使用的正義南路底。1920年間,加香花燻製的包種茶,取代烏龍茶,成為臺灣茶葉出口世界的主力。 三重埔、新莊郡、蘆洲庄形成了以大稻埕為中心的香花栽培圈,香花產業可說是與包種茶業繁盛共榮的依存關係。

空軍一村復育了許多秀英花

IMG_2995.JPG

IMG_3013.JPG

眷村內之建物依軍階不同分為甲乙丙三種眷舍

IMG_2990.JPG

IMG_3010.JPG

 

IMG_2975.JPG

在政府提倡家庭即工廠」的時代,眷村婦女會以家庭代工來增加家庭收入

IMG_2974.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三重空軍一村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和菓子咚咚 的頭像
    和菓子咚咚

    和菓子咚咚

    和菓子咚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