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交通方式:搭乘台鐵區間車於山佳站下車【新北市樹林區】山佳礦業史蹟

山佳車站

地址:新北市樹林區中山路3108

建物屬性:新北市市定古蹟

 

清領時期煤礦開採以基隆河沿岸為主,日治時期開始大漢溪沿岸的煤礦開採。山佳地區在日本時代就以開採煤礦為主,這裡的煤礦品質良好,具有很高的燃點,山佳每年出產的煤礦達到約3萬公噸,也因為產煤而有了運輸需求,因此設立了鐵道車站。然而19701980年代因為礦災及煤產量減少等因素,政府宣告停產,山佳車站由運煤需求轉向客運服務。1995年山佳車站因客運量過低面臨廢站危機,幸經里長及當地居民共同努力,山佳車站逃過廢站命運。

山佳火車站於日治時期明治36年(西元1903年)設站,最初稱作「山仔腳停車場」,大正九年改名為山仔腳驛,在西元1962年改名為山佳車站,並沿用至今,也是新北、新竹之間僅存唯一興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的日治時期車站建築。

1903年日本建造的第一代車站位於車站現址的北方50公尺,今已不存。第二代車站也就是現在的舊站,則是日式與西式的結合,有著木造的屋簷與磚造的牆身,牆身內應該有鋼筋。屋頂本為檜木皮,後整修時用文化瓦,用水泥砂漿灌漿入模子,類似水泥瓦的概念,相較黑瓦較不耐用

 

和洋式的建築風格與洗石子外牆

IMG_3992.JPG

左邊櫃台較矮是因為托運行李之用

IMG_3859.JPEG

這是售票員窗口,左邊以前硬式車票的位置

IMG_3860.JPEG

利用廢物料做成的復刻迷你版山佳車站

IMG_3862.JPEG

窗戶是重錘窗

IMG_3864.JPEG

屋頂是背心式屋頂

IMG_3865.JPEG

 

山佳鐵道公園(山佳火車站旁)

"煤斗車"專門運送煤礦,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斗車,也代表了山佳的歷史

IMG_3945.JPEG

有許多可以打卡拍照的裝置藝術

IMG_3937.JPEG

牆面上拼貼許多彩色磁磚

IMG_3940.JPEG

 

道山宮

在車站後方的吉祥街上,有三間性質不同的廟宇,路程遠近依序分別爲藏族佛寺的紅藏寺,道教廟宇的道山宮,以及規模極大的藥師如來佛寺廟護國吉祥寺。

道山宮的廟前廣場很大,視野非常好,居高臨下俯瞰樹林山佳,遠眺三峽土城

IMG_3875.JPEG

廟前有天然龜祖石碑及石龜

IMG_3986.JPG

IMG_3877.JPEG

 

中和街2巷,這裡就是以前的運煤台車軌道所在

IMG_3878.JPEG

大豐煤礦一號坑

地址:新北市樹林區山佳車站北方約300公尺(中和街2巷底)

大豐一號坑,全名為「德和街大豐一號坑」,為早年山佳地區重要礦坑之一,直到1984年礦災頻傳、開採困難且此坑煤儲量低,不符合經濟效益等原因而封坑。無人開採的礦坑開始有天然的泉水湧出,致使礦坑內泉水滿溢,成為附近居民的洗衣場所、小朋友玩耍的地方

IMG_3879.JPEG

坑口還設置了洗衣板藝術裝置,讓人於此地體驗當時的生活場景。

IMG_3885.JPEG

 

樹林樂山圖書閱覽室

地址 :新北市樹林區中和街38

為樹林區第6間公共圖書館,是一間極具特色的花園圖書館,樂山圖書閱覽室有一半是室外空間。閱覽室外型「弧形翻起」的造型取自早年礦道推車的意象,設計理念是要與歷史人文做連結,讓來到此地的人都能憶起樹林山佳、樂山地區的採礦文化。

IMG_3887.JPEG

 

永通福德宮

信和街90號旁的小路往裡面走

前方廢墟原本是通用電子公司舊址,原本的土地公廟已滾落到山谷裡,如今的土地公廟是原本通用公司的蓄水池

IMG_3891.JPEG

蓄水池改建的福德宮

IMG_3890.JPEG

大板根樹旁還有小香爐,被當作樹公在拜

IMG_3985.JPG

 

大豐二號坑

地址:新北市樹林區信和街49

原名為蓋淡坑,因被轉賣後而改名為「大豐二號坑」。其礦坑為基隆礦脈的支脈,開採起始可溯及至清朝同治末年,在當時其煤礦品質可謂精良,年產量達三萬公噸,是當年山仔腳所有礦坑之冠。日據時期,有著豐富煤礦資源而被日人看上,因而興建現今市定古蹟的山佳火車站。興盛時期,礦坑深達一千多公尺,從入口搭乘礦車到挖礦處需花費2個小時,礦工人數多達兩三百人,後因礦產減少,於1959年封坑。

IMG_3997.JPG

礦坑可以走進去約10公尺,裡面有礦工模型

IMG_3983.JPG

 

在大豐二號坑旁有一棟紅磚瓦房,這是「煤礦文物紀念館」

IMG_3901.JPEG

煤礦文物紀念館內陳設與大豐煤礦沿革史相關文物

IMG_3908.JPE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和菓子咚咚 的頭像
    和菓子咚咚

    和菓子咚咚

    和菓子咚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