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義大利藝術的殿堂:聖彼得大教堂】

進入聖彼得大教堂也要安檢,而且衣著上有要求,不能穿著讓身體的肩部到膝蓋之間有裸露的服裝。

 

梵蒂岡聖彼得廣場介紹

興建於17世紀,被稱為「巴洛克之父」的貝爾尼尼設計此廣場為面寬240公尺的橢圓形,中央為方尖碑,兩端為兩座水池面對著兩個半圓形柱廊,站在聖彼得大教堂面對廣場,彷彿耶穌身體是大教堂,兩道半圓形門廊就像是耶穌張開的雙臂,迎接隨時從世界各地來的信徒,在重要的場合,廣場甚至能容納約30萬人。

【義大利】藝術的殿堂:聖彼得大教堂、梵諦岡博物館(上)

 

方尖碑是由羅馬皇帝卡利戈拉(Gaius Caligula)從埃及帶回,放在尼祿皇帝設置的競技場中,當做馬車競賽時的折返點,後來部分競技場改為聖彼得大教堂後,將方尖碑移至聖彼得廣場中心位置,做為聖彼得殉教的見證。

 

柱廊柱頭上裝飾著140位聖人雕像

【義大利】藝術的殿堂:聖彼得大教堂、梵諦岡博物館(上)

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聖伯多祿大殿)介紹:

傳統上認為這裡是聖伯多祿(西門彼得)的安葬地點,他是耶穌的12個門徒之一,在羅馬暴君尼祿統治期間來到羅馬傳教並殉教,君士坦丁大帝在西元326年在聖彼得墓地上興建「老聖彼得教堂」,並以此作為教堂名稱。

 

不過到了15世紀由於這棟建築物幾乎呈現荒廢狀態,故文藝復興時期的教宗朱力歐二世決定重建這座教堂,1506年開始動工。在長達120年重建過程中,先後由布拉曼特(Bramante)、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等人擔任建築師,至於教堂內部多出於貝爾尼尼之手。

 

整個教堂建築呈現十字架型,內部金壁輝煌,多以不同顏色的大理石做裝飾,並集結眾多藝術天才作品,除了宗教神聖性外,還擁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此處也是歷代教宗長眠之處。

 

教堂門口有兩座巨大雕像,一位是聖彼得,右手持耶穌給予的天國鑰匙,左手拿耶穌給的聖經。另一位是聖保羅,由於聖保羅是被劊子手用長劍斬首,因此他右手拿著長劍作為象徵,左手拿著經文代表他四處宣揚教義的生平

【義大利】藝術的殿堂:聖彼得大教堂、梵諦岡博物館(上)

正中通道上方是「降福敞廊」(Loggia delle Benedizioni),這裡是教宗在特殊場合祝福群眾的地方,也是向信眾宣佈新教宗獲選的地方。

【義大利】藝術的殿堂:聖彼得大教堂、梵諦岡博物館(上)

位於聖彼得大教堂最右手邊的聖門,這道門平日以磚頭封起,每25年舉行一次禧年的時候才會由教宗敲開聖門,下次開門的時間是2025年的聖誕節,朝聖者經此聖門,進入大殿,可得大赦。

【義大利】藝術的殿堂:聖彼得大教堂、梵諦岡博物館(上)

應該是聖彼得的畫像

【義大利】藝術的殿堂:聖彼得大教堂、梵諦岡博物館(上)

米開朗基羅的「聖殤」,他一生中唯一署名的作品

【義大利】藝術的殿堂:聖彼得大教堂、梵諦岡博物館(上)

聖體傘正在修繕。聖體傘蓋在聖彼德墓穴上方為了榮耀首任教宗,聖彼得長眠之處,也是通往地下墓室的階梯。

【義大利】藝術的殿堂:聖彼得大教堂、梵諦岡博物館(上)

米開朗基羅設計的大圓頂,但是他去世前未能完工,由接手的建築師完成。圓頂底座開了16個窗採光,圓心處寫著拉丁文「你是磐石,我要在這磐石上建立我的教會,我把天國的鑰匙交給你」

【義大利】藝術的殿堂:聖彼得大教堂、梵諦岡博物館(上)

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穹頂

米開朗基羅被教皇任命成為聖彼得大教堂的總設計師時,為了汲取設計大穹頂的經驗,他觀摩了佛羅倫斯百花大教堂穹頂設計,策劃內外兩層穹頂,內部穹頂以16根肋拱強化支撐,也讓穹頂增加視覺活潑感。米開朗基羅將他人生中最後幾年貢獻給這大穹頂,直到他過世時,大穹頂只有一部分完成,由後來的建築師接手完成。

穹頂使用100公斤以上的金箔貼成,再輔以馬賽克鑲嵌顯得更加金碧輝煌。


 

教堂兩側有許多歷代教宗墳龕

 

歐洲1655 30年宗教戰爭中,捍衛天主教的女聖者~瑞典的克莉絲汀女王,死後被安葬在這裡~下面就是她的石棺

【義大利】藝術的殿堂:聖彼得大教堂、梵諦岡博物館(上)

聖伯多祿銅像,坐在(十九世紀)大理石的座椅上呈降福狀,左手握著兩把鑰匙。自中世紀起,朝聖者慣常親吻這銅像的右足以示尊敬,右足遂留下了清晰的磨損痕跡。

【義大利】藝術的殿堂:聖彼得大教堂、梵諦岡博物館(上)

貝爾里尼親自為庇護他的教宗亞歷山大七世Alexander VII設計的紀念碑,教宗腳下的祭毯用紅白相間的大理石雕刻而成,幾可亂真,左手邊的是聖母瑪利亞,而右手邊的是聖女貞德,厚重的帳幔下伸出手持沙漏象徵死神的骷髏。

【義大利】藝術的殿堂:聖彼得大教堂、梵諦岡博物館(上)

這幅不是油畫而是馬賽克鑲嵌畫

【義大利】藝術的殿堂:聖彼得大教堂、梵諦岡博物館(上)

耶穌教給聖彼得金黃色和銀白色的兩把鑰匙,象徵把天上和地上的一切權力都交給他,三重冠是主教冠和人間的皇冠結合,教皇是梵蒂岡的領袖,有最高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權、所以皇冠為三重

【義大利】藝術的殿堂:聖彼得大教堂、梵諦岡博物館(上)

大殿北面的聖水盆,由貝爾尼尼所做,高2.5公尺,裡頭裝有被祝福過的聖水,由兩個生動的小天使托舉著,教徒可沾取在胸口化石自以獲得祝福。

【義大利】藝術的殿堂:聖彼得大教堂、梵諦岡博物館(上)

據說16世紀時神聖羅馬帝國進攻教皇國,為保護教皇,瑞士衛兵189名士兵中有147人陣亡,瑞士衛隊同時也得到了絕對忠誠的評價因此讓教皇下令世代都僱用瑞士青年來保衛教皇,所以瑞士僱傭軍是梵諦岡軍隊裡唯一指定的軍隊。

瑞士衛隊的制服包含藍色、紅色、橙色和黃色,具有明顯的文藝復興時期外觀。成為瑞士衛隊的條件必須為天主教徒和瑞士公民,年紀在19~30歲間,身高要高於174公分才能擔綱重任。

【義大利】藝術的殿堂:聖彼得大教堂、梵諦岡博物館(上)

 

離開聖彼得大教堂後導遊帶我們到西班牙廣場。「西班牙廣場」之名正是因為當時由波旁王室統治的西班牙設立在「教皇國」的西班牙大使館就在這裡。連結著「西班牙廣場」的台階當然就順理成章地取名為「西班牙台階」。電影「羅馬假期」中飾演「某國公主」的奧黛麗·赫本就是在「西班牙台階」上舔著一支巧克力義大利冰淇淋而成為了羅馬不朽的經典代表之一。但是千萬不要想學奧黛麗赫本,現在如果在公共景點吃東西被警察捉到的話是要罰款的。

【義大利】藝術的殿堂:聖彼得大教堂、梵諦岡博物館(上)

「西班牙廣場」上的「破船噴泉」

這座巴洛克形式的噴泉在1623年由教宗烏爾巴諾八世委托貝爾尼尼設計,優雅的破船噴泉其實是貝爾尼尼的父親彼得貝爾尼尼改建的。原先的噴泉小小的並不起眼,而且水壓小的緣故,所以就連噴泉的水都是細細小小的,彼得將原來的噴泉外圍作了一條半淹在水池中的船,噴泉的水於是先流入破船,再從船的四邊慢慢溢出,加上整座噴泉幾乎只和街面一般高,感覺就真的很像是漏水的船即將沉入地底下。

【義大利】藝術的殿堂:聖彼得大教堂、梵諦岡博物館(上)

破船噴泉與西班牙階梯反方向的街道就是「孔多蒂街」,這裡聚集了各個歐洲精品品牌的旗艦店

 

聖母無原罪像

教宗每年都在128日聖母始胎無染原罪瞻禮當天來到這尊矗立於西班牙廣場的聖像前祈禱。

【義大利】藝術的殿堂:聖彼得大教堂、梵諦岡博物館(上)

特雷維噴泉(羅馬許願池),這個建於18世紀巴洛克式建築,也是羅馬必去景點前幾名。但是人潮洶湧根本無法投錢幣許願,只想逃離現場。

【義大利】藝術的殿堂:聖彼得大教堂、梵諦岡博物館(上)

最後導遊推薦這家在特雷維噴泉旁的The Gelatist Trevi冰淇淋,尤其是開心果口味最好吃。我們在這家吃了冰淇淋和披薩(其實是累壞了,想找個地方休息和上廁所)。吃完了覺得沒飽,在步行回旅館的路上看到麥當勞,於是決定試試義大利的麥當勞,我們點了兩個台灣沒有的品項,結果令人失望,我們都覺得太鹹了。

【義大利】藝術的殿堂:聖彼得大教堂、梵諦岡博物館(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和菓子咚咚 的頭像
    和菓子咚咚

    和菓子咚咚

    和菓子咚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