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搭乘土航經伊斯坦堡轉機要到義大利拿坡里,開啟我們14天的義大利之旅。

搭乘的航班如下

台灣TK025/2220→伊斯坦堡0605(+1) (12小時45分)

伊斯坦堡TK1453/0800→拿坡里0820 (2小時20分)

 

飛機餐還行

【義大利】走入龐貝時光隧道

【義大利】走入龐貝時光隧道

 

到伊斯坦堡後還要過安檢才能轉機,建議在第一段飛機降落前先上廁所,才能在下機後盡快去排安檢(人真的很多,而且伊斯坦堡機場很大,要走到下一段飛機的登機門可能要走很久)。飛機上有發瓶裝水,我挑戰沒有把水倒光過安檢,順利過關!畢竟旅行期間水資源珍貴哪!

文章標籤

和菓子咚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比薩】

抵達比薩後大車只能停在大停車場,一般遊客需步行前往奇蹟廣場,但是旅行社安排電動接駁車省去徒步辛苦,我們一到直接去用餐

【義大利】比薩主教座堂廣場、比薩斜塔

中午用餐餐廳Ristoro Pecorino,就在比薩斜塔旁邊,有戶外用餐區

【義大利】比薩主教座堂廣場、比薩斜塔

 

第一道菜是青醬斜管麵配披薩

【義大利】比薩主教座堂廣場、比薩斜塔

第二道菜是紅酒燉牛肉配馬鈴薯

【義大利】比薩主教座堂廣場、比薩斜塔

文章標籤

和菓子咚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托斯卡尼】

對托斯卡尼的印象來自2003年黛安·蓮恩主演的「托斯卡尼的豔陽下」這部電影,因此嚮往著托斯卡尼的陽光和義大利的熱情,昨晚入住四星Villa Lecchi Hotel,風景真的很美,視野很開闊,服務也很到位,但是莊園畢竟比較樸素,和城裡的大飯店走奢華風不同,領隊也提醒團員分時段洗澡以免造成熱水供應不穩。

莊園美麗的風景

【義大利】托斯卡尼與聖吉米亞諾(San Gimignano)

 

【義大利】托斯卡尼與聖吉米亞諾(San Gimignano)

晚餐在莊園內用餐

第一道菜是典型的托斯卡尼湯配有機蔬菜

【義大利】托斯卡尼與聖吉米亞諾(San Gimignano)

第二道菜野豬寬麵

文章標籤

和菓子咚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士林的由來】

士林古稱「八芝蘭」(Pattsiran),在凱達格蘭族的語意是「溫泉」。

 

康熙48年(西元1709年)陳賴章招佃請墾上淡水大加臘地方五十甲田園外的荒埔,與陳天章、陳逢春、賴永和、陳憲伯、戴岐伯(戴天樞)等五人,另立陳國起名字請墾淡水港荒埔一所,而現今被稱作士林舊街的士林舊佳里社區一帶,於康熙48年,由墾戶「戴天樞」之名請墾北路麻少翁社東勢溪一帶荒埔。

當時的「戴天樞」墾號所開墾的荒埔涵蓋範圍約東至東山里至芝山里之山區,西至基河路一帶,南至番仔溝,北至磺溪。以上所述之開墾事蹟,就立在士林神農宮一座乾隆57年(西元1792年)的碑石上,而這是目前漢人開墾大台北留下的最早碑文彌足珍貴。

 

芝蘭廟碑記

芝蘭廟碑記.jpg

神農宮的前方今天稱為「前街」,乾隆年間為士林主要道路,來自各地的商旅與四方農漁皆匯聚於此,乾隆51年(西元1786年)台灣正逢林爽文事變,其黨羽林小文率眾攻入芝蘭街,再加上1859年的士林漳泉械鬥,導致前街大規模毀壞。在地仕紳潘永清率領在地族人另於下樹林埔地另蓋新街,也就是現在慈諴宮一帶,其中新街又稱為「下樹林街」,後來將下字省略,留下「樹林」剛好與閩南語的諧音「士林」很像,於是就此得名。當然也有另外一種說法是因為士林這個區域,尤其是芝山岩一帶產出非常多的讀書人,因爲這地方仕子如林,於是又稱為士林。

 

和菓子咚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賓館

地址:凱達格蘭大道1

建物屬性:國定古蹟

 

台北賓館最初名為「台灣總督官邸」,現為中華民國的國家招待廳舍,由中華民國外交部管理使用,專門接待國賓或舉辦慶祝活動,有資格登記台北賓館作為招待外賓的官員有五人,分別是正副總統、行政院長、外交部長、總統府祕書長。

建築初建時採重視秩序與和諧的新文藝復興樣式設計,於明治341901)年落成;1911年改建,大正21913)年完工,外觀改為較為華麗的巴洛克風格。民國341128日,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接收總督官邸,總督官邸曾短暫成為臺灣省政府主席官邸,1950年改為現名台北賓館。1952年,《中日和約》在此簽署。1998年內政部指定臺北賓館為國定古蹟,2002年展開修復工作,於20065月竣工,並定期開放公眾參觀。

台北市【中正區】台北賓館

 

大門:入口的雕花欄杆為中國風味濃厚的萬壽賜福欄杆(壽字,及倒吊的蝙蝠),可以看出是二戰後國民政府改建的。

台北市【中正區】台北賓館

文章標籤

和菓子咚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要介紹的古蹟位在博愛路、貴陽街一段、長沙街、延平南路之間的街區。

臺灣總督府電話交換局(今中華電信博愛服務中心)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博愛路168

建成時間:日治昭和12年(1937年)

建物屬性:直轄市定古蹟

 

非常值得一提的部分,「電話交換局」的建築是由當時的臺灣人林煶灶(字尚志)所開設的「協志商號」營造廠負責蓋出來的。林尚志是臺灣總督府工業講習所(今之台北科技大學前身)的建築科卒業,其後進入高石組、矢部組這兩家「請負」業(營造商);一九一九年他自行創立公司, 承建「電話交換局」和「臺北市役所」(今行政院),其施工品質都非常優良,廣受好評。

臺灣總督府電話交換局主要負責設計監造的建築師為鈴置良一,建築本身為現代主義,所謂現代主義強調水平流線感,轉角處做成弧形為其特色,反對繁複的裝飾。電話交換局外牆為淺色面磚,在轉角處內縮為主入口而採圓弧面設計,大門兩側開有圓窗,其上有弧形雨庇和陽臺,最上方為三樓女兒牆和旗杆座;又因不講究對稱,因此總平面呈自由的L造型,頗為簡潔俐落、線條優雅。戰後國民黨政府接收更名為「台北電話交換局」,修建時,居然頂樓加蓋為四層樓的建築,並拆除入口圓窗與雨庇陽台等,使得比例失調。該建築曾成為交通部電信總局的「臺北電信局」,現為中華電信博愛服務中心。

IMG_7547.JPEG

 

文章標籤

和菓子咚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門紅樓》(新起街市場)

地址:臺北市萬華區成都路10

建物屬性:直轄市定古蹟

完工:1908

建築師:近藤十郎、松崎萬常、野村一郎

 

IMG_7585.JPEG

西門紅樓原稱新起街市場,為日本官方在台灣各地廣設推行現代衛生觀念而建的市場建築代表之一。西門町在清領時期原為墓區與沙質的番薯田,後劉銘傳開闢新起街,意由此地通往艋舺祖師廟。新起街起始於今日成都路東端,往東通過西門接續城內的石坊街(今衡陽路),往西接漢中街、長沙街、貴陽街至淡水河,是清代劉銘傳像江蘇浙江等地富商借銀五萬兩,以石塊鋪設而成。

 

日本領台後將西門以外畫為娛樂場所聚集區域,西門拆除後,新起街就成為城內前往該區的主要道路。1907年上任的台北廳長規劃新式磚造市場,有別於大稻埕與艋舺本地人的傳統市場。建築師群可謂當時菁英齊聚的一時之選,技師近藤十郎甚至為此特別前往香港和新加坡考察。

文章標籤

和菓子咚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大醫院西址舊館》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常德街1

建物屬性:直轄市定古蹟

建築師:近藤十郎

 

《「憧憬」雕像》   (原址是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第三任校長堀內次雄的銅像)

憧憬.jpg

 

堀內次雄介紹:

堀內次雄(1876-1955)出生於日本兵庫縣,醫學博士。甲午戰爭時被任命為軍醫並隨隊來臺。當時霍亂流行,導致大量日軍死亡。1896年(明治二十九年)台灣總督府先後委託堀內次雄、緒方正規、山極勝三郎等人,來臺研究鼠疫。隔年,堀內次雄開始在台北病院(今臺大醫院舊館)擔任醫生。於大正4(1915)接任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第三任校長。在他任內培育出的學生,很多都與臺灣醫療發展、政治社會運動有莫大關連,如杜聰明、蔣渭水、賴和等人。戰後仍留在臺灣從事醫療教育工作,有學者尊之為「臺灣醫學之父」。

文章標籤

和菓子咚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芳春茶行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民生西路309

建物屬性:直轄市定古蹟

新芳春全盛時期全台灣百分之五十的烏龍茶來自新芳春,新芳春之所以被列為市定古蹟是因為它結合烘焙茶葉工廠、茶葉貿易、儲存空間、主人住宅四種機能,是現今少數完整保存的住商混和洋樓。

 

IMG_7057.JPG

日治時期,來自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堯陽村的茶商王芳群在大稻埕成立新芳春茶行,向文山、南港茶農收購包種茶葉精製,銷往泰國而致富。王芳群過世後,由兒子王連河繼承製作包種茶。

 

1934年,王連河在今址民生西路303305307309號建立茶行、倉庫、住宅、烘焙工廠等空間機能合一的建物。

 

文章標籤

和菓子咚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投溫泉博物館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中山路2

北投溫泉博物館前身為「北投公共浴場」,由日治時期的台北廳長井村大吉下令擘劃,總督府建築設計師森山松之助監造,完工於1913(大正二年)617日,為和洋折衷風格的雙層建築,亦為當時東亞最大的溫泉公共浴場。一樓浴池區為磚造,二樓休憩區為木造,入口處位於二樓。

IMG_3793.JPG

該浴場運用當時台北州廳在公共衛生方面的經費(共五萬六千餘圓),仿照日本靜岡縣伊豆山溫泉浴場所建。二樓休憩區設有涼亭、換鞋玄關,以及可供遊客泡湯後乘涼的榻榻米大廳。大廳旁另有一突出平台「望樓」,可在此欣賞北投山光水色。此外室內也販售餐點飲料,有時甚至安排藝文演出。1923(大正12)日本皇太子裕仁抵台視察,亦曾至北投參觀公共浴場與考察溪中的北投石。為此浴場還在二樓增建「御休所」供其休憩,其位置就在現今溫博館的視聽室。

 

日治時期,湯客下樓梯後可至一樓浴池區更衣泡湯(目前已作為博物館不提供泡湯服務)。一樓最主要的特色就是以服務男賓為主、由圓拱列柱圍起的羅馬風格大浴池,以及浴池外側迴廊牆上的鑲嵌彩繪玻璃窗花,兩者一同塑造出極為明亮華麗的沐浴氣氛。

 

大浴池另一側則有小浴池與一間VIP湯屋,該空間主要服務女賓,當時女性鮮少單獨泡湯,通常是以家眷身分前來。從浴場空間大小配置,可窺知當時男尊女卑的保守社會氣象。

IMG_6196.jpg

文章標籤

和菓子咚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