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方式:搭乘台鐵區間車於山佳站下車【新北市樹林區】山佳礦業史蹟

山佳車站

地址:新北市樹林區中山路3108

建物屬性:新北市市定古蹟

 

清領時期煤礦開採以基隆河沿岸為主,日治時期開始大漢溪沿岸的煤礦開採。山佳地區在日本時代就以開採煤礦為主,這裡的煤礦品質良好,具有很高的燃點,山佳每年出產的煤礦達到約3萬公噸,也因為產煤而有了運輸需求,因此設立了鐵道車站。然而19701980年代因為礦災及煤產量減少等因素,政府宣告停產,山佳車站由運煤需求轉向客運服務。1995年山佳車站因客運量過低面臨廢站危機,幸經里長及當地居民共同努力,山佳車站逃過廢站命運。

山佳火車站於日治時期明治36年(西元1903年)設站,最初稱作「山仔腳停車場」,大正九年改名為山仔腳驛,在西元1962年改名為山佳車站,並沿用至今,也是新北、新竹之間僅存唯一興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的日治時期車站建築。

1903年日本建造的第一代車站位於車站現址的北方50公尺,今已不存。第二代車站也就是現在的舊站,則是日式與西式的結合,有著木造的屋簷與磚造的牆身,牆身內應該有鋼筋。屋頂本為檜木皮,後整修時用文化瓦,用水泥砂漿灌漿入模子,類似水泥瓦的概念,相較黑瓦較不耐用

 

和洋式的建築風格與洗石子外牆

文章標籤

和菓子咚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投文物館》

地址:臺北市北投區幽雅路32

建物屬性:市定古蹟

歷史 :前身是建於1921(大正10)在北投十分著名的「佳山旅館」,是由來自日本的吉田家族所經營。(今北投文物館門口,仍保存其刻有「北投佳山」之唭哩岸石)1945後由中華民國外交部接管,依序變為安置軍民的「佳山宿舍」、招待官員的「佳山招待所」。1966年後拍賣民間,1983年由私人豪宅轉變為「臺灣民藝文物之家」。1987年正式改為「北投文物館」,1998臺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目前被活化為日本茶道裏千家教學機構。亦有經營日本料理餐廳及藝文展覽空間。

【台北市北投區】北投文物館不動明王石窟(下)

陶然居

陶然居建於1936年,係「佳山旅館」招待外賓用的附屬別館。屋內兩房以斜對角的方式,構成特殊的「雁行」格局,木造迴廊中間有名為「壺庭」枯山水。客廳配置在可觀賞庭園中最美的角度,戶外映入小橋流水與綠意盎然的茶庭,日式水缽搭上石燈籠,不同季節可欣賞不同的花卉,呈現幽雅寧靜之美。

【台北市北投區】北投文物館不動明王石窟(下)

四國88

唐朝時空海回國後創真言宗,曾周遊四國去過88個觀音寺廟參拜,信徒也想去88所寺廟朝拜但體力金錢時間無法成行,四國八十八箇所四国八十八箇所),是對日本四國島境內88處與弘法大師有淵源的靈場(寺院)之合稱,也簡稱八十八箇所,或稱四國靈場。巡拜四國八十八箇所則稱為四國遍路四國巡禮。平安時代修行僧巡遊弘法大師的足跡,逐漸形成「四國遍路」的原型。

大正14年(1925年),鎌野芳松等真言宗弘法寺信徒為了祈求同胞幸福、台灣繁榮而發願創設「台北新四國八十八箇所靈場」。其構想源自弘法大師空海四國開創的「四國八十八箇所」,選定台北市內、圓山芝山岩草山竹子湖北投等各處安置本尊,並擇舊曆321日大師入定之日舉行開眼供養法會
此為第66番千手觀世音菩薩,原本在陽明山的前山公園,AIT的招待所裏面的庭院,AIT賣掉後有人將此第66番買下來保存下來,2022年才放置在此。

文章標籤

和菓子咚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交通方式:搭捷運紅線從北投站轉乘至新北投站

《新北投車站》

地址: 台北市北投區七星街1

IMG_3519.JPG

日治時期為發展新北投地區觀光產業興建新北投支線,於1916(大正5)設置「新北投乘降場」,後改稱為「新北投驛」,新北投地名由此而生。新北車站為北淡線甚至是台北市僅存的百年車站,其站體為木造構造,。然1988年因北淡線停駛而走入歷史並將站體拆遷至彰化台灣民俗村。後經各方奔走協商,站體返回新北投並經修復重組於2017年再次對外開放。

簷架下的雕花托座及1937年因擴建站體而產生的3+1組合老虎窗,為車站建築一大特色

IMG_3522.JPG

3+1組合老虎窗

IMG_3525.JPG

從捷運新北投站走泉源路往逸仙國小方向走,逸仙國小是全國唯一以「逸仙」為名的學校。原定名為「大屯國民學校」,後改名「中山國民學校」,後更名為「臺北市北投區逸仙國民小學」。之所以稱逸仙國小是因為孫中山的長子孫科曾住在旁邊的悅園社區。

文章標籤

和菓子咚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蔡合源宅第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一段72

對面的萬泰銀行是昔日的中央戲院

蔡合源是旺旺蔡氏家族的起家厝,建於1947年,2010年登錄為歷史建築,現為旺台基金會之用,內部並不對外開放

日治時期,蔡阿仕的家族在三重一帶經營「合源製紙工廠」,是當時北台灣大型的造紙廠之一。二戰後蔡阿仕自行創業,在承德路從事「廢五金」生意,他標下日本人留下來的一些報廢舊船、舊飛機機械等,拆除處理後再分類販賣。也曾在基隆開設製冰工廠,後來更創立了台北知名的「中央戲院」及「麗都冰宮」、「麗都游泳池」等;蔡阿仕先生也就是中時旺旺集團蔡衍明的父親。

抿石子的樸實外觀,工整的壓條分隔線、切齊的窗緣與對稱的窗格、圓潤的收邊與乳白色的浮雕紋飾,於中內崁一扇厚實的柚木色大門,整體顯得氣派又莊嚴。

(抿石子是需要一氣呵成的工法,否則便會有明顯的接口痕跡,故如果施作面積大,便會用壓條進行分割,如:塑膠條、金屬條或木條;後兩者較前者為講究,一是材質、二是作工。使用木壓條,抿完後會再取下做溝縫處理)

 

蔡合源是旺旺蔡氏家族的起家厝

IMG_3441.JPG

文章標籤

和菓子咚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繼續散步行程,由鄭州路21巷接太原路22巷,接重慶北路一段15巷來到峰圃茶莊

峰圃茶莊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一段156

第一代創業於光緒九年1883年廈門

第二代蔣池1922年於台灣成立門市

第三代蔣炳榮於分家獨立展店於後車站重慶北路一段並交由第四代蔣輝鈞主理經營,自此逐步的由過去的傳統茶行轉型為專業供應批發餐飲連鎖及飯店集團通路之茶包及茶葉。

1970年代經濟起飛,開始有大量飯店開業,當時峰圃第三代老闆蔣炳榮發現,飯店住客使用的茶包尚無台灣商家供應,都得從國外進口。這讓他決定聘工人手工製作茶包、開發市場,他買下全台第一台,要價4百萬的全自動茶包機,比當時一間黃金地段的40坪店面貴上6倍。花費鉅資買下機器後,1970年起,它幾乎吃下所有飯店茶包市場。它與老牌五星級酒店集團,如:晶華、國賓、福華等合作,供應超過20年。連全台最大迴轉壽司品牌爭鮮,也是它獨家供應招牌清茶包。

峰圃家族企業已傳承至五代,目前台北市有三家店舖共同使用峰圃為名,但實際上為各自獨立採購原料及獨立經營的公司,非共同經營的分店

IMG_3481.JPG

重慶北路一段15巷右轉重慶北路一段,再右轉華陰街

文章標籤

和菓子咚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建成町上奎府町為日治時期台北市之行政區,介於大稻埕與城內之間,台灣人與日本人的生活圈在此重疊,有台灣人的學校、廟宇,也有日本人的學校、工廠,其範圍約為今大同區的長安西路、華陰街、太原路、鄭州路等。商圈的產業型態及部份老屋被保留下來,許多識貨的人都會到此批貨,塑膠瓶罐袋桶、五金材料機具、玩具文具包裝、皮件飾品包包等,在後車站商圈都找得到,今天要帶大家到後車站商圈來散步。

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北煙草工場

台北煙草工場簡史:

台北轉運站和京站時尚廣場這棟大樓前身是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北煙草工場,位於台北市上奎府町4丁目,其南側為台北驛,東側為淡水線鐵道,在長途交通多依賴火車的年代,煙草工場設置於鐵道邊,對於菸葉原料和香菸成品運輸均非常便利。

台灣總督府專賣局於1910年開始籌畫興建台北煙草工場,經過多年擴建至1929年已成為擁有土地8,816坪,建築物建地5,802坪的煙草工廠。

煙草產品可分為刻煙草、葉捲煙草和兩切紙捲煙草3類,刻煙草即是菸草絲,要用煙斗來抽,葉捲煙草是為了配合理蕃政策,用低廉的價格供應給原住民,兩切紙捲煙草就是現代常見的香菸形式,可以機械化大量生產。

因兩切紙捲煙草需求量大增,台北煙草工場空間已不敷擴建新廠,台灣總督府專賣局於1940年將兩切紙捲煙草的業務移轉至松山煙草工場,台北煙草工場僅剩下生產刻煙草和葉捲煙草。

二戰後更名為台灣省菸酒公賣局台北菸廠: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於1945年接收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北煙草工場,改稱為台灣省專賣局台北煙草工廠。194771日專賣局改制成立台灣省菸酒公賣局,台北煙草工廠配合更名為台灣省菸酒公賣局台北菸廠,也從這一天開始,「煙」字改寫為「菸」。

建成國中校地使用:

文章標籤

和菓子咚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交通方式:搭乘往基隆方向區間車於五堵車站下車

今天要去的東山煤礦屬於五堵南邊的礦, 東山煤礦是汐止區唯一保存的礦坑口與建築設施,其它都毀壞或是沒有整理。至於鄉長厝地名由來,以前曾有製香工廠,因此叫香頂厝,但香與鄉同音被誤植為鄉長厝

新長安橋

現有的長安橋位於汐止區鄉長路上,因橋寬狹窄及橋面比堤防還低,每遇大雨或颱風來襲,常因淹水致封橋改道,令居民痛苦不堪,因此新北市政府於2011年興建新長安橋,採羅傑式鋼拱橋設計。下方有台車,清潔工可坐台車巡視橋是否髒汙。

IMG_3361.JPG

新新長安橋

新長安橋完工後本應拆除舊長安橋,但地方人士認為新長安橋通勤上下學要多繞路且位置偏僻,擔心女性夜間過橋安全疑慮,因此新北市政府計畫將舊橋拆除改建僅供行人及自行車通行的橋樑,因此目前這裡有三座橋。

IMG_3297 - 複製.JPG

左:舊長安橋;右:新新長安橋

IMG_3360.JPG

文章標籤

和菓子咚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捷運雙連站1號出口往承德路方向走,第一站來到蔣渭水紀念公園

蔣渭水紀念公園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歸綏街7911

蔣渭水紀念公園原名為「錦西公園」,公園內設置入口意象方碑及紀念樓牌一座,紀念牌樓外觀設計係仿照迪化街之巴洛克建築風格,重現當地特色風貌;另正面題字牆面上方嵌入「蔣渭水紀念碑」之牌匾,兩側立柱則嵌入書法家潘慶忠先生所書之「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標語,整體景觀莊嚴肅穆,入口意象方碑側牆上刻有文史學者莊永明先生所撰有關蔣渭水先生生平介紹。

蔣渭水雕像站在台灣地形花圃上台北宜蘭之間,台灣島基座後高前低方便拍照者拍全貌,水滴型說明牌代表蔣渭水的水,藝術家蒲浩明(蒲添生的長子)根據下方的出獄照雕塑蔣渭水出獄時的神情,頂天立地很挺直,右手拿毯子(入獄用)和書,左手拿醫生診療包,一腳微向前表示繼續奮鬥。

IMG_3243.JPG

水滴型說明牌代表蔣渭水的水

IMG_3244.JPG

紀念牌樓外觀設計係仿照迪化街之巴洛克建築風格

IMG_3245.JPG

文章標籤

和菓子咚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國鼎故居

地址:台北市泰安街23

建物屬性:市定古蹟

李國鼎故居原為1935年建於幸町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高等官舍,面積達300餘坪。該種官舍是臺灣日治時期最高等級官舍的第二種宿舍,稱「高2種建築」。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後,充作台灣省政府財政廳長陳漢平官邸。省府南遷中興新村後改由中華民國財政部收回使用。李國鼎任財政部長時於1972年遷入此官舍。

IMG_3188.JPG

IMG_3190.JPG

 

齊東街米道

清康熙年間,被稱為「三板橋街」的齊東街沿著瑠公圳東側開闢,是連接艋舺(萬華)到朱厝崙(中崙)、錫口(松山),再由水路通往雞籠(基隆)的重要幹道,當時主要用於運輸城內所需的米糧、煤炭等民生用品,所以又有「米道」之稱。也是目前台北東門城為唯一倖存的古街當時由七間磚仔二樓厝起家,又名「七間仔」。以前是田埂路沿著圳溝而走,因此從空照圖看不是直線的而是有弧度的,被稱為微笑的街道。

 

文章標籤

和菓子咚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市長官邸藝文沙龍

地址:徐州路46

建物屬性:歷史建築

台北市長官邸建於1940(昭和15),為和洋混和式典型代表,原為台北州知事官邸,日本住宅在明治時代以後受到西風影響,除了和室鋪榻榻米外,客廳或書房傾向西化,放置西式家具如沙發、書櫃等,稱為「和洋混合式」建築,屬日治時期留下來的宅院中較少見的。基地800坪,建地300坪,是日治時期第一級宿舍,目前和台東的廳知事官邸為保存最完整的日本時代官邸。1994年以前歷任市長除吳伯雄外包含李登輝、林洋港、黃大洲大多任內居於官邸,至1996年陳水扁任市長首度開放給民眾參觀。

IMG_3175.JPG

台大社會科學院,原臺灣總督府高等商業學校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徐州路21

建物屬性:直轄市市定古蹟

創建年代:1919(大正8)

 

文章標籤

和菓子咚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